厦门大学烈士园位于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右后侧、鲁迅广场东面。厦门大学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,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次斗争中,都有厦门大学儿女英勇捐躯。为缅怀烈士,激励后人,1986年10月,厦门大学建成了该园。
陈松生烈士
1939年8月14日,闽西山城长汀,阴雨迷蒙。入夜,雨越下越大,厦门大学(抗日战争时期迁至长?。┢岷谝黄;萍颐硭奚嶂芪擞案《换锷泶┖谝碌拇蠛汗砉硭钏?,手电筒的光四处乱射。11点左右,一个英俊青年向黄家庙走来,迎面遇到刺眼的手电亮光。他正在恼怒,阴暗处闪出几条凶汉,不容分说冲上来就把他架住。
“你们想干什么?”
“专员请你谈话,走!”
“我抗议——”
一块手帕塞进了他的嘴里。在他挣扎的时候,这伙人又飞快地将他的双手反绑住,推推搡搡地把他带走。
不久,西门外隐隐传来一阵枪声。
被嘈杂的狗吠声、人声、枪声惊醒的周围百姓,惴惴不安地捱到天明。一大早,人们在西门外小桥下的河边发现一具遗体:男性,三十岁左右年纪,下半身泡在水里,光着一只脚,皮鞋丢了,脑后、臀部各中一枪,惨状令人目不忍睹。他是谁?为什么遭此残杀?杀害他的又是谁?大家不由得议论纷纷,对被害者深表同情,对凶手激起莫大的愤慨。
终于,人们发现出事地点旁边厕所的墙壁上贴着一张“布告”:“陈松生通敌有据,本团为国除害”,下面署名“铁血锄奸团”。
陈松生,不就是厦门大学数理系那个仪器管理员吗?他热情,和蔼可亲,爱打球、游泳、唱歌,除了分内的仪器管理工作,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。厦门大学的职员、工友,哪一个不熟悉他?不少人还是他的朋友呢!厦门大学的许多学生,也跟他交往密切。他,通的什么“敌”?
这是一起十足的政治谋杀事件。国民党特务,那些见不得天日的丑类,无耻地用绑架暗杀手段镇压革命青年,残害抗日志士。
陈松生1909年出生于缅甸仰光,十几岁时随父母回国,不久父母双亡。1935年他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数理化阅览室管理员,后改任数理系仪器管理员。
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,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。战火很快烧到厦门。1938年春,陈松生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随厦门大学内迁长汀,任中共汀城区支部组织委员。
陈松生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,广泛联系学生和职工,组织“读书会”,传阅大量革命书刊,从中探讨革命和抗日的道理。他参与创办“草原社”,在《中南日报》开辟副刊专栏,宣传革命和抗日救亡思想。他发起欢迎“厦青团”三志士行动,抨击国民党当局压制爱国青年抗日、迫害共产党员的丑恶行径。发动师生访问并欢送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,激励爱国精神。陈松生的革命活动,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,他受到了特务的监视、恐吓和警告。面对国民党当局的一次次警告,陈松生毫不畏惧,他常对同志们说:“千难万难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,要时刻准备牺牲,以小我求大我?!碧匚衩窃谕挪荒艿贸咽保途龆ㄏ露臼?。
1939年8月14日晚上,陈松生惨遭特务杀害,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
(郑文贞)